回到主页

何来《臂搁》制雅宜,色古质朴非新奇。

蟋蟀幽中响,蟪蛄深处歌。

· 文房把玩

 

原材选用墨青籽料雕刻,

雕琢一对竹片臂搁。

 

自古写字是自右而左、自上而下,

为了防止手臂沾墨,

就产生了枕臂的文具——臂搁。

原材选用墨青籽料雕刻,

雕琢一对竹片臂搁。

自古写字是自右而左、自上而下,

为了防止手臂沾墨,

就产生了枕臂的文具——臂搁。

broken image

正面铭刻有:“蟋蟀幽中响”

 

broken image

背面雕琢一对嬉戏的蟋蟀,

设计上应景应题。

臂搁在使用时,

仿佛背藏的蟋蟀传来幽幽鸣声。

broken image

在作书挥毫时枕在臂下,

既能防止墨迹沾染,

又能防止手臂汗水渗入宣纸上,

压在宣纸上也能当文镇用。

broken image

正面铭刻:蟪蛄深处歌

broken image

背部雕琢一对嬉戏中华剑角蝗,(别名:秀才)

broken image

竹片的雕琢刚劲有力,

细节刻画精致写实。

broken image

竹片的破损处纤维组织都刻画细腻。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古人常以竹片做臂搁,又别名“秘阁”。

竹子性凉,

古时候没有现代这种风扇空调,

于是文人们在炎炎夏日写字时在手腕下放一个臂搁,

能短暂的带给自己一丝短暂的清凉之意。

 

broken image

臂搁经过发展,

材料也就不再局限于竹子,

一些达官贵人会选择制作玉质臂搁,

美玉沁凉,表面光滑莹润,

效果比竹制的臂搁要好上不少。

broken image

臂搁虽然是文人之物,

但在古时候大多数贫苦读书人是没有能力为自己配备臂搁的,

能用的起臂搁的都是一些有情趣且经济能力完备的人,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

臂搁也算是书房中的一件奢侈品,

将臂搁置在案头,经常摩挲把玩,

久而久之,就会带上一种读书人特有的神韵。

规格:23.8*5.1*3(厘米)*235(克)

     24.5*5.1*3.2(厘米)*230(克)